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人妻丰满熟AV无码区HD,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无毒不卡

【央廣網】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追光換電 逐綠而行

發布時間:2024年07月09日

分享至:

  央廣網吉安7月4日消息(記者劉培俊)在江西省萬安縣韶口鄉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站,放眼望去,開闊的水面上,一排排深藍色的太陽能光伏板鱗次櫛比,一眼望不到頭,在陽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斷地產生綠色電能,而在太陽能光伏板下的水域養殖著大量生態魚。

圖片1

▲“漁光+農光”互補,點亮綠色經濟(劉培俊 攝)

  水上鋪設太陽能光伏板,水下魚兒歡快暢游,既發了電,又養了魚。

  同時,“漁光互補”模式使低洼地、荒灘等發揮疊加“光伏+”效應,實現綠色低碳、環保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漁光互補’開創性地把光伏和漁業這兩個會占用大量土地資源的產業相結合,一舉多得,不僅做到了空間上的立體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還輸出了環境友好的清潔能源,形成‘水下養殖,水上發電’的綠色新景象。”韶口鄉黨委書記邱野說。

圖片2

▲漁光互補項目基地(劉培俊 攝)

  萬安縣韶口鄉韶口村村委會主任郭明很喜歡去“送瘟神”水庫旁轉轉。水面澄澈如鏡,數不清的光伏板鋪設在水面之上,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每每看到這一處源源不斷產生收益的綠色“福地”時,親歷了水庫幾十載變遷的郭明總會感慨地說:“誰曾想以前這里是一片沼澤,是血吸蟲的聚集地。”

  20世紀50年代,血吸蟲病曾在南方流行,江西是較嚴重的省份之一。江西響應“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經過兩年艱苦奮斗,消滅了血吸蟲病。在“送瘟神”精神的鼓舞下,江西全省掀起了防治血吸蟲病的熱潮,萬安縣韶口鄉就是其一。

  “最有效的除蟲辦法是土埋水淹,村里公社就發動老表們修水壩,都是人工挖砂石,再靠肩膀一擔擔挑過來。筑壩蓄水,根除了血吸蟲,老鄉們歡欣鼓舞,‘送瘟神水庫’因此得名。”郭明說。

圖片3

▲青山綠水(劉培俊 攝)

  青山綠水間,生態之美入畫來。綠色,是萬安縣最美底色。

  萬安縣地處江西省中南部,贛江由南向北縱貫全縣82公里,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水質標準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全縣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1.81%左右,青山連綿起伏,生態資源豐富。

  為了實現生態資源的有效轉化,萬安縣積極打通“兩山”轉化通道,依托綠色生態資源優勢,聚焦打造全省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中部地區風光儲國家綜合能源示范基地和國家級新型能源示范縣目標,推動水、風、光多能互補一體化、產業化、集群化發展。

圖片4

▲漁光互補項目基地(劉培俊 攝)

  2020年,萬安縣與三峽新能源萬安發電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建設三峽新能源萬安項目,充分開發利用水庫、荒灘,采用水上發電、水下綜合立體養殖的模式,在送瘟神水庫、仙人港水庫閑置水面,以及周邊抬田區域共1800多畝,建設了一座裝機容量100兆瓦的漁光互補光伏電站。

  “漁光互補的方案,可以有效減少水量蒸發、抑制藻類過度生長,改善水質。同時,漁業養殖實行人放天養的綠色養殖模式,不投餌,不投料,使之前只能用于傳統養殖的水庫,轉變為生態漁業產業和清潔能源生產示范基地。”三峽新能源萬安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方海介紹,采取該模式養殖的魚兒自然生長,品質更高,市場價比普通魚要高出30%左右。

  而在韶口鄉梅崗村,500余畝的太陽能光伏板則是安裝在地面上,探索出了“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發展模式,現在已經完成百余畝的牧草種植。

  萬安漁光互補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發電1.1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4萬噸,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每年可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9.7萬噸,為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持續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圖片5

▲漁光互補項目基地(劉培俊 攝)

  得益于“漁光互補”,當地村民享受到了“項目結出的碩果”。項目的建設為當地提供了漁業和種植收入,還推動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

  郭桓君是三峽能源萬安韶口水面光伏項目職工,一名土生土長的萬安人。

  “大學畢業時接到通知,我可以參加三峽集團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對口招聘。考試通過后,我如愿進入了韶口水面光伏電站工作,離家挺近的,收入也不錯。”郭桓君介紹道。

圖片6

▲贛江萬安樞紐二線船閘(劉培俊 攝)

  得益于三峽集團將校園招聘與就業幫扶相結合的萬安籍畢業生引進專項計劃,郭恒君在完成學業后順利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改善了家庭生活條件。而像他這樣進入三峽集團工作的萬安學子,還大有人在。“漁光互補”項目建設期間,累計用工1200多人次。

  萬安縣發展清潔能源的探索,還包括萬安縣高山嶂風電場、贛江萬安樞紐二線船閘等項目建設。其中,2022年8月8日實現試通航的贛江萬安樞紐二線船閘,標志著千里贛江“黃金水道”的經濟大動脈打通。

  “贛江萬安樞紐二線船閘的建成,對于加快對接長江經濟帶、實現贛江全線三級通航、補齊江西水運發展短板、推進贛江中游生態經濟帶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贛江船閘通航中心萬安樞紐二線船閘負責人余凱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路亦是鄉村致富路。我們將在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以‘漁光互補’模式為切入口,探索發展與之相關的文旅、農旅相融合的特色生態旅游項目,為鄉村振興增添綠色發展動力。”萬安縣委常委、副縣長陳迪于告訴記者。

瀏覽次數:
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京ICP備14037604號-1